摩托化
1934年5月,争议六年的新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采购计划终于落定。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赢得订单。新式150毫米重榴弹炮被命名为“三十二倍十五厘米重榴弹炮”。莱茵重炮在1936年开始陆续交货,成为中国德械部队的象征性武器。
图片
“莱茵重炮”32倍径150毫米重型榴弹炮
当威武霸气的“莱茵重炮”刚到中国时,让老炮兵们欣喜的不是重炮,而是让重炮能够动起来的新式半履带火炮牵引车,德国皮兴公司的Sd.Kfz.6半履带牵引车
图片
重炮兵建设的关键:“皮兴”Sd.Kfz.6半履带牵引车
口径在150毫米级别的重型榴弹炮是炮兵的攻坚主力。没有重榴弹炮,中国炮兵就无法有效破坏日军的坚固阵地,就会让步兵承受巨大的伤亡。所以,中国野战炮兵的建设就必须要有重榴弹炮,不过在上世纪30年代重型榴弹炮的全重都在5吨以上,任何马匹都无法拖曳,必须使用牵引车辆。
中国在1930年购买的日本“四年”式150毫米重榴弹炮,虽然只有2.2吨,但也不是中国马匹能够拖动的,所以只能放在那当摆设,充门面。所以,中国在国际上寻找新式重型榴弹炮时,机动性是首要,这也让“卜福斯”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卜福斯”山炮一样,最终被中国军队放弃。1932年,兵工署将博福斯、莱茵金属、斯柯达、施耐德和维科斯五大名厂的重型榴弹炮报价与性能一一对比,并编制出《各国十五生榴弹炮特点比较表》供蒋介石参考。
图片
表中价格每英镑汇率14.5,表中用15
在比较表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斯柯达“K”系列新式榴弹炮,由于捷克是多山国家,所以,斯柯达最重视山地机动,能够拆解由骡马拖曳。其中Vz.37的24倍径版本被捷克陆军选为制式榴弹炮。
图片
捷克斯柯达“K”系列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德军在吞并之后以sFH37型号继续生产
法国施耐德公司的竞选提案也非常优秀,但是重量高达5.175吨,德国的sFH18重量为5.53吨,斯柯达的K1为5.02吨。这些庞然大物让兵工署望而却步。太重了!
1932年,日本推出了新一代75毫米野炮“九O”式野炮。这款野炮是用了法国施耐德公司的最新技术。融入了当时的最新设计理念,包括摩托化牵引。当时,日本开发了一系列采用四冲程发动机的牵引车,日本人给“九O”式野炮安装了橡胶轮胎,使其可以摩托化行进,称为“机动九O式野炮”。日军为让重炮动起来开发了“九二”式5吨牵引车、“九六”式6吨牵引车、“九二”式8吨牵引车、以及“九五”式13吨牵引车。
图片
日本人的“九五式”13吨牵引车,用来牵引“八九式”150毫米重榴弹炮
作为近代中国的大敌,日军炮兵的现代化进程如此之快,让中国炮兵汗颜,在强敌的刺激下,中国炮兵引进新式重炮刻不容缓。中国军队在1934年购买了博福斯“1929年”式75毫米高炮,并随同引进牵引车。
蒋介石对“博福斯”高炮牵引车非常感兴趣,并亲自电令财政部长孔祥熙将牵引车列为急需采购项目。由于此前中国并没有使用过牵引车,所以对采购牵引车完全不熟悉。最后找到了两种车辆:英国“维克斯”履带牵引车,德国“克虏伯”六轮军用卡车。中国对“维克斯”牵引车可以说并不陌生。维克斯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并购了“卡登.洛伊德”公司。而中国军队第一个正式编练组建的坦克部队使用就是“卡登.洛伊德”轻战车。正因如此,最后决定采购维克斯公司的牵引车,中型车20辆,小型车12辆。
图片
“维克斯”小型牵引车
维克斯的样车在8月底到达杭州防空学校,但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可维克斯的在华代理怡和商行老奸巨猾,奸诈的英国商人故意把合同写的模糊不清,等出问题后再相互推诿。但合同已签无法终止,只能继续进行下去。最令人气愤的不是奸商的欺诈,而是此次采购案中的腐败行为。“维克斯”牵引车报价极高,高达136万4505元,足够买16门“卜福斯”山炮了,成了当时的头条新闻。军委会第一厅副主任兼参谋次长葛敬恩索取巨额回扣,被蒋介石军法处置。就在“维克斯”牵引车交货的同一个月,蒋介石在德国顾问团团长法肯豪森将军的建议下决定采购莱茵金属的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并附带采购牵引车。
于是,“维克斯”牵引车采购案成了摩托化炮兵建军的急先锋。另外还有两大经验教训,一、坚决不找英国人,德国炮用德国车。二、不再自己找厂商,让火炮生产厂推荐。
1935年1月2日,蒋介石下令兵工署署长俞大维,要他十日内决定采购哪一种牵引车。所以,俞大维决定跳过孔祥熙,直接让德国兵工部门帮忙挑选。直接作为“莱茵”重炮的配件采购。这样一来,不熟悉牵引车的中国官员就不需再为评估牵引车而头疼,也不必担心再出现弊端。莱茵公司也会为了火炮订单而尽力。蒋介石也对比方案大为赞赏,决定立即改用俞大维的新方案。
在蒋介石核准俞大维的建议之后,在柏林的商务专员谭伯羽正式与德国兵工署接洽。德方也很客气,当即提出建议。指出拖炮用三吨牵引车以“皮兴”式与“汉歇”(亨舍尔)式两款为佳,弹药车用一吨牵引车则非“克虏伯”牵引车莫属。两种火炮牵引车性能相近,但是“皮兴”式价格昂贵,“汉歇”式价格较低。“皮兴”牵引车报价56000马克,“汉歇”式则只有13750马克。但是在中方确定订单时,德国人发现了其中的误会。德方迅速向谭伯羽澄清,“皮兴”的报价非三吨牵引车,而是德军的制式火炮牵引车Sd.Kfz.6型9吨牵引车。
图片
“皮兴”9吨半履带牵引车,报价56000马克
为了让谭伯羽了解9吨牵引车的性能,德方特意安排了性能展示,让谭伯羽大为震惊,立即电告俞大维,称“皮兴”56000马克牵引车才是真正的极品。皮兴公司又名布辛公司,是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厂,专精卡车等大型车辆制造。皮兴在1971年被曼恩集团(MAN)收购。所以,今天已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在当时却是世界顶级工厂。而“汉歇”是德国最大的火车机车制造厂,也擅长制造卡车。
图片
“汉歇”(亨舍尔)重型十轮卡车
在兵工署通知决定采购昂贵的“皮兴”牵引车时,孔祥熙大吃一惊。并于1935年6月4日向蒋介石报告为什么要多花200万马克的巨大差价改买“皮兴”。蒋介石被两份报告搞糊涂了。不过蒋介石对俞大维非常信任,十日后俞大维向蒋介石报告:“成都,委员长均鉴……庚酉秋蓉电购十五生重榴炮牵引车事,按照大炮二十四门计算,每炮一门,需牵引车一辆。每炮两门,需炮弹药车一辆,每弹药车一辆需牵引车一辆,共计牵引车三十六辆,及弹药车十二辆。至汉歇与德国国防军采用之新皮兴式牵引车之区别,一系民用,一系军用,两相比较,虽皮兴式较贵,自扔以军用式为宜。顷已在京面孔部长核实,决定购新皮兴式,并已由孔部长电谭专员即订购牵引车六辆,另弹药车二辆,备最先到华一连大炮之用。其试用后再行呈请钧坐核准……职俞大维叩,寒。”
具台湾国史馆的资料证实“三十二倍十五厘米重榴弹炮”的牵引车是Sd.Kfz.6,不过并没有留下照片。
图片
现存照片显示炮10团改用维护简单的“汉歇”33D1型十轮大卡担任牵引车。
以现存照片为证,“莱茵”重炮牵引车反而是被俞大维摒弃的“汉歇”33D1十轮牵引车。道理很简单,履带式车辆维护肯定复杂,并且耗油量巨大。这都是当时的中国军队无法接受的,即使是德军在实战中也经常用柴油卡车来牵引150毫米榴弹炮。Sd.Kfz.6的引进是中国炮兵建设进程的里程碑。让炮兵重燃摩托化的信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